古代食疗对中医体质辨识仪发展的影响
2018-11-29 浏览次数:452次
古代食疗对于中医体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,发展至今,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来辨别自身体质,怎么办?较简单的办法来一台中医体质辨识仪,下面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下古代食疗的地位和一些发展影响因素。
我国的食疗历史悠久,而且在古代的地位一直很高。根据《周礼 ?天官》记载,我国在周代就开始把医学分为四科,即"食医〃、〃疾
医〃、〃痛医〃、〃兽医"。其中的"疾医",就相当于今天的内科医生; "食医"则是专门管理饮食卫生的医生,相当于今天的营养科医 生。
我国是世界上研究饮食科学较早的国家,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当丰 厚深广的专门文化。从理论上说,我国古代医籍中的四大经典着作
——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本草纲目》,都非常 注意饮食对健康和疾病的相关作用。唐朝以后,更是不断地涌现出以
饮食保健为课题的许多专门着作。其中,影响较大的有孙思邈《备 急千金要方》中的"食治篇〃;孟诜的《补养方》;张鼎的《食疗本
草》;陈士良的《食性本草》等等。
从普及面上看,我国较早的诗歌总集《诗经》中,就已经记载
了相当丰富的饮食保健知识。比如,其中的民歌《卫风艰》中就写 有"于嗟鸠兮,无食桑椹'意思就是叫斑鸠鸟不要去吃桑椹。虽说 其中的寓意发人深省,但也足以说明当时的食疗知识普及面很大,已 经扩展到相当广泛的民间百姓了。
我国古代的食疔理论
从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《黄帝内经》中的记载来看,我国 古代的食疗理论是非常丰富的,而且达到了较高的科学水平,具体可 以从其中的"五谷"、"五色"、"五味"、〃五宜"、"五走〃、"五 养' "五伤"以及一些有关食养的基本原则中看出来。
"五谷"的解释较多。王冰在注释《内经?素问?脏气法时论》中 认为,"五谷"是粳米、小豆、大豆、麦、黄黍五种。其中,黄黍 即一种黄小米,小豆贝陏多种。
"五色〃、"五味"是古人从五行学说出发,将食物的颜色(其实 也不仅仅完全局限于食物)、味道与面、经脉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。
即色青、味酸,属木,入肝经、胆经;色赤、味苦,属火,入心经、 小肠经;色黄、味甘,属土,入脾经、B经;色白、味辛,属金,入 肺经、大肠经;色黑、味咸,属水,入肾经、膀肤经。
"五宜〃语出《内经?灵枢?五味》,指五类谷、肉、果、菜适合于
不同的五脏。如脾病宜食称米(即高粱)、牛肉、枣、葵(锦葵科 植物,如冬葵菜等);心病宜食麦、羊肉、杏、薤(即俗称的"蠤 头");肾病宜食豆芽、猪肉、栗、藿(豆类作物的叶子);肝病宜食 芝麻、狗肉、李子、韭菜;肺病宜食黄小米、鸡肉、桃、葱。
"五走"有两种说法:一是依据《内经?灵枢?九针》,从气、血、 骨、肉上分,即酸走筋、辛走气、苦走血、咸走骨、甘走肉;再是依
据《内经?灵枢?五味》,从五脏上分,即酸先走肝、苦先走心、甘先 走脾、卒先走肺、咸先走肾。这两种说法其实也是彼此相逼的,因为
肝主筋、肺主气、心主血、脾主肉、肾主骨。
"五养〃,《内经?素问?阴阳应象大论》中认为:酸生(即滋养, 后同)肝、苦生心、甘生脾、辛生肺、咸生肾。与"五养〃相对的, 同时又有"五伤〃和"五救",即:"酸伤筋,辛胜酸......苦伤
气,咸胜苦......甘伤肉,酸胜甘......辛伤皮毛,苦胜辛......咸伤骨,甘
胜咸。〃《内经?素问?生气通天论》说得更明白:"味过于酸,肝气 以津,脾气乃绝,?味过于咸,心气抑,?味过于甘,肾气不衡,? P*i4于 苦,脾气不濡,胃气乃厚;味过于辛,筋脉沮弛,精神乃央。"
"五伤'即酸伤筋、苦伤骨、甘伤肉、辛伤气、咸伤血。
虽说以上说法不一定全都合理,但毕竟已经形成系统,而且较为 完善、有章可循了。
也正是根据以上理论,古人又提出了几个食疗养生的大原则:一 是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?二是按季换口味,即春季宜减酸增甘,夏季 宜减苦増辛,秋季宜减辛增酸,冬季宜减咸增苦;三是对应选择食物。
以蔬菜为例,一般讲究春宜食花、夏宜食叶、秋宜食果、冬宜食根。 中医学后来总结的许多中药采集、炮制方法,其实都是依据这些大原 则进行的。
sdxc2018.b2b168.com/m/